1933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建立后希姆莱仕途顺利,由于他在任时对建立不同的党卫军部门、对接地方管理有功等,纳粹党党魁希特勒授予”党卫队最高领袖”(SS-Oberst-Gruppenführer)这一独属的军衔和党中第二高的政治地位;7月10日,希姆莱被任命为普鲁士国务委员会成员。与此同时,他开始建立“党卫军种族和定居总部”(英语:the SS Raceand Settlement Main Office)、颁布“婚姻令”来保证党卫军种族所谓“纯洁性”,实行“雅利安主义”。1934年4月20日,普鲁士邦总理赫尔曼·威廉·戈林(即戈林,德语:Hermann Wilhelm Göring)将自己创办的秘密警察部队交由希姆莱控制,同时后者被希特勒任命管辖普鲁士地区外所有本国警察局,为纳粹德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在此后希姆莱与受其提拔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德语: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为扩大党卫军的权力想方设法:他们力劝希特勒通过设立由党卫军监管的国家警察部队,将德国所有执法机构归于党卫军手下。1939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姆莱动用党卫军先遣队随德军入侵波兰,在其地捕杀平民与民主人士,建立集中营和厉行排犹政策;9月,他发展党卫军的军事分支以完全军事化,从开始的三个团扩编到超过38个师。希姆莱在此期间 鼓吹反共、大屠杀、种族政策和优生学,是体现当时纳粹党执政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参与了对英、苏的作战准备与波兰的“德国化”,。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兰波森市(现名波兹南,Poznań)与党卫军高级官员秘密会面,2日后在对党内精英[b]的演讲中明确提到了对犹太人的“灭绝”(德语:Ausrottung),即“波森演讲”。[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