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危机(1962年10月16日—1962年10月28日),是指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美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2]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后,通过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并走上反美的道路,直接触动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美国政府对古巴新政权采取了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导致两国关系一再恶 化。古巴受到美国的战争威胁,开始向苏联寻求军事援助。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了中程核导弹。10月中旬,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讨论会议决定立即对这些导弹基地进行轰炸。10月22日,肯尼迪在国家电视台宣布发现古巴建有导弹发射设备,公开要求移除所有的导弹,并宣布对运往古巴的进攻性军事装备实行海上“隔离”。10月26日至27日,赫鲁晓夫回应,只有美国保证永远不袭击古巴苏联才会将导弹撤离,之后又补充要求美国必须从土耳其撤出武器。10月27日,肯尼迪通过秘密途径向赫鲁晓夫保证美国半年内拆除其布置在土耳其的导弹装备,同时苏联撤出古巴导弹。11月20日,双方经过一周谈判之后,肯尼迪宣布苏联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从古巴撤出,他也承认尊重古巴的主权,保证不会侵略古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标志着自1947年以来激烈冷战时期的结束,以及美苏有限缓和时期的到来。[2][5]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巴导弹危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冷战期间最危险的一次对抗,而且还在于它使美苏两国领导人都认识到核战争是绝对要避免的。古巴危机过后,虽然东西方对抗这一冷战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美苏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防止类似危机再度出现。[5][6][4]
背景
古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