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稞-抖音百科
青稞(学名: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 L.),为禾本科(Poaceae)大麦属( Hordeum)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一个变种,俗名米大麦、裸大麦、元麦等。[2][1]青稞在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印度、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地均有栽培[3],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青海、四川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1][4][5]此物种主要生长于高原高海拔地区,生长周期较短、极耐寒、耐旱、耐贫瘠。[4][7] 青稞为一年生植物,植株具4-5节,茎秆光滑直立,一般为三秆;叶片微粗糙,长度可达20厘米,叶鞘光滑 互相抱茎,具两叶耳,叶舌膜质;穗状花序成熟后呈紫褐色或黄褐色,小穗被短毛、颖线状披针形且先端呈芒状,外稃[fū]先端延伸为具细刺毛的芒;青稞果实为颖果,成熟时易脱离俘体。[8]青稞籽粒有纺锤型、长圆形、椭圆形等。[3]青稞有多种分类方法,如青稞按其籽粒颜色可分为普通青稞和有色青稞[7];以青稞芒为基础则可以分为有芒青稞和无芒青稞等。[9] 青稞营养极佳,富含蛋白、纤维及维生素,低脂低糖。[10]中国西藏地区以青稞作为主食的人口高达80%。[11]藏族人民饮用青稞酒的历史源远流长;[5]青稞粮食制品包括青稞馒头自发粉、青稞面、青稞烘焙食品等[12],而藏族青稞粮食加工制品主要是糌粑。[5]青稞秸秆可制成燃料。[13]据《中华本草》第八册记载:青稞“味咸,性平凉”,主治脾胃气虚,四肢无力,大便稀溏等病症。[14] 栽培历史
青稞起源于西亚新月沃地大麦[1],中国普遍栽植的青稞主要来源于喜马拉雅南部地区,约4500-3500年前传入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此地也是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区,其栽培历史至少3500年,随后栽培区向全国扩展,中国主要种植四棱和六棱青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