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豆科决明属植物
番泻叶(学名Senna alexandrina Milll)为豆科Fabaceae决明属Senna)植物,别名狭叶番泻叶、洋泻叶、印度番泻叶等[2][1]。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以及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中国少量地区有引种栽培[1][3][4]。番泻叶多垂直分布于海拔1300米的半沙漠灌木丛和草原,尤其是谷底、平原和河岸边[5][6]。番泻叶忌寒冷,适宜生长在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C的地区,在雨量稀少、气温适宜处即可引种栽培[1][5]
番泻叶为小灌木呈草本状,高达1米。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具5~8对小叶,小叶具短柄;小叶片披针形,两面疏被毛至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每一花序有6~14朵花;花不整齐,萼片5枚,长卵形,不等大;花瓣5片,黄色,倒卵形,下面2瓣较大。荚果呈扁平长方形,果皮厚膜质,栗棕色,边缘绿色,幼时疏被白毛。种子4~7粒,略呈长方形而扁。花期为9~12月,果期为翌年3月[1]
番泻叶的小叶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用典籍记载《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小叶可入药,具有泻热通便、消积导滞的功效,可治疗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积滞腹胀等疾病[4]。但研究表明,番泻叶含有[ēn][kūn]类成分,对中枢神经和胃肠道均有一定毒性,会引起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因此不能长期大量服用,一旦发生中毒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8][9]

植物历史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