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梨,分类上属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落叶乔木——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3][2],别名莱阳慈梨[1][6],是栽种在中国山东莱阳特有的白梨品种[7][8][4],因产于莱阳而得名[6],莱阳也因莱阳梨而闻名被称为“梨乡”,并延伸出独具特色的“梨文化”。[9]莱阳梨为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特产,其他地区也有移栽,但由于地理环境,风味与莱阳市产的有些不同[10][11]。莱阳梨主要分布在莱阳市的五龙河流域,其中以清水河、蚬河、富水河沿岸栽培最多[12][13]。 莱阳梨栽培始于明末清初,栽培历史悠久,至少有四五百年以上,历史上曾被列为皇家贡品[11][14][15]。莱阳梨单果一般重250克,多倒卵圆形或纺锤形果,果皮薄,皮上点大而多,多呈星形或圆形,颜色黄褐色。梗斜生,基部膨大。萼有5个突起,萼片多宿存。果肉乳黄色[8][16]。
莱阳梨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等矿物质元素[8][14],而且口感清香脆甜,果肉细腻,汁水丰富,果香独特而浓郁,可直接鲜食,加工成梨干、梨脯、梨酱、梨罐头等,已成为中国山东特产[16]。莱阳梨作为梨的优良品种[17],不但营养丰富,同时在中医药中,认为长期食用可有润肺、止咳、化痰、理气等功效,其加工产品莱阳梨止咳糖浆及清膏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慢性气管炎颇有功效[8][1][18]。此外,莱阳梨在1998年成功注册了证明商标。[19]2012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荣获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20][13]。 品种来源
莱阳自古便是“梨乡”,除莱阳梨(慈梨)外,还产出三十余种梨,但慈梨在这些梨中最为突出,故慈梨便被称作“莱阳梨”。慈梨栽培始于何时,境内无确凿文字资料可考。1935年出版的《莱阳县志》首次将莱阳梨记作“茌[chí]梨”,记载道:“茌梨:莱梨,名驰南北为果中上品者指此。相传邑人于茌平得来。”又记道:“梨产蚬河和陶漳河沿岸,以莱阳梨为最佳。近亦为出口货大宗,木可供雕刻。”同时,王遁园编撰的《莱阳舆地韵言》:“优良果品,首推莱梨,脆美香甜,名播中西,县漳流域,出品尤良,输之青烟,运之外洋。”也对莱阳梨作了记载[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