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丁国家公园

中国台湾第一个国家公园
垦丁国家公园(英文名:Kenting National Park),是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座“国家”公园。公园位于屏东县境内、中国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1][6][8],位置中心位于北纬21°90',东经120°80'[9]。垦丁国家公园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面积为180.8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151.85平方千米,海陆域合计共332.69平方千米,园区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4千米[5]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南端恒春半岛南侧,因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斜向弧陆碰撞,形成了台湾岛[10]。垦丁国家公园有草原、丘陵、礁台地等各种地形地势[11]。该公园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终年气温和暖,夏长无冬、雨多风强[2]。公园境内拥有热带树种一千多种,为中国台湾第一座热带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实验林场之一[8]。其中动物中以鸟类(约220种)、蝴蝶(约162种)、爬行类两栖类(约43种),以及各式昆虫的种类最多[2]
1936年4月,台北帝国大学地质学教授早坂一郎提出恒春半岛成立公园的计划。1984年,当时任职中国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蒋经国指示在垦丁成立一个“国家”公园[12]。恳丁国家公园主要的风景有关山落日、龙坑及南仁山生态保护区等等[6]
2022年垦丁国家公园鹅銮鼻公园被改建卖店时,包商施工时意外发现史前遗迹,台湾清华大学考古团队抢救挖掘有重大发现,出土大量墓葬,估计距今4000年前后。这不仅是中国台湾首见,因出土的贝符型态和太平洋岛屿相似,且年代最古早,对中国台湾史前时代的海外互动证据上也具重要意义[13]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