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烟台市的试验区
1
3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11][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试验区,位于烟台市西北部,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海渤海的交汇处,东临黄海,南与蓬莱相距7千米,西临渤海湾,北与辽宁省旅顺相距42千米,[1]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范围由151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4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87.8千米,其中有居民岛屿10个,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砣矶岛等岛屿。[2][11][13]截止2022年末,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辖8个乡(镇、街道),2个发展服务中心,40个行政村(居委会)。[14][5]区内户籍人口40127人。[7]区内99.98%为汉族,另有回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9]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地处渤海下沉带东侧,胶、辽隆起的接合部,系长白山系的分支。长岛岛陆以剥蚀山丘和海岸地貌为主要特征,丘陵和山脉多与地层走向一致(南、北长山岛尤为明显),[1]整个群岛至今仍处于“南升北降”的微变之中。[11]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湿润,润而不潮。[1]长岛海域由于受黄海主流性海流的影响,冬季水温相对偏高,海口、港湾无冰封现象。[11]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开始在岛上定居。在秦、汉、晋、隋时期隶属黄县,后经唐、宋、元、明、清政权更迭后,属蓬莱县地。中华民国时期经日伪侵占、国民党占领,长岛分别于1945年7月、1949年8月12日,迎来第一次和第二次解放。1950年8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长岛县[11][9]2018年6月,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2020年9月1日,长岛按照省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区体制独立运转。[14][5]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历来以渔业经济为主体。[10]南五岛以休闲度假服务业、文化产业和休闲渔业为主。北五岛以生态渔业、水产品加工业为主。[15]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924万元,产业构成为70:3.5:2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4742元。[7]拥有从事客运生产、海上游和货运装卸的长岛港[16]周边海域有14条水道、其中3条国际航道,日过往大型客货船舶300余艘,拥有天然深水良港,是环渤海渔商船只的避风锚地。[17]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是山东唯一的海岛试验区,[18]其自然景观独特,以剥蚀山岳和海岸地貌为主要特征,南部岛屿星罗棋布,岸坡缓冲;北部岛屿多为孤峰插海,岸峭水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岛风光。[10]有着长岛旅游景区和长岛大黑山岛景区2个AAAA级景区,[19]主要有景点九丈崖、月牙湾、林海烽山、望夫礁、仙境源等。[1]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历史悠久,有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黑山岛北庄遗址猴矶岛灯塔[20]大黑山岛北庄遗址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国的“东半坡”。[11][21]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岛渔号,[22]被称为“海上信天游”。[23]同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岛鲅鱼水饺也独具特色,作为长岛特色美食,已成为长岛百年渔俗文化的缩影。[2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