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殷弘

中国当代国际政治学者
1
2
时殷弘,中国当代国际政治学者,国际战略家,著名美国问题学者[3]无党派人士[1]。历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史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3][4][5]
1951年3月,时殷弘出生于江苏常州[1]。1968年底,时殷弘下乡插队,农村插队期间时殷弘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阅读。1978年,时殷弘通过高考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一年半后提前攻读南京大学美国外交史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6]。1985年至1988年时殷弘在职攻读国际关系史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培养出来的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历史学博士[7][8]。1993年起,时殷弘担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1995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1998年离开南京大学[6][7]。在南京大学期间,时殷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对外战略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问题[7]。 1998年,时殷弘被特批入伍,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发表《贝利亚与1953年苏联政策变更尝试》[9]《北约干涉的普遍和特殊含义》[10]等多篇论文。2001年起,时殷弘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教,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11]。2011年2月,时殷弘被聘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4],至2022年1月离任[5],主要发挥参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12]
时殷弘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国际关系史、战略理论、当今国际政治、中美两国对外政策和战略、东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截止2023年11月,时殷弘已出版专著19部、译著20部,代表作有《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战略十一讲》《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20世纪国际关系》等,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630余篇[2][13]。曾先后获江苏省首届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历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级单位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两次)、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等奖励[14]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