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

中国近代革命志士
陶成章(1878年1月27日-1912年1月14日),字焕卿,号陶耳山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之一,光复会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早年为私塾教师。1900年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他的爱国意识,曾两次赴京欲行刺慈禧太后。1902年赴日本留学,翌年回国。1904年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发起建立以江浙人士为主的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陶成章则负责联络会党。1905年陶成章与徐锡麟等于绍兴创立大通学堂,招收会党人士并将其教育成为军事骨干。1906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任留日会员浙江分会会长,兼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编辑。不久回国,联络闽、皖各省,成立光复军,被推为5省大都督,与徐锡麟、秋瑾加紧皖浙起义准备。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陶成章被清廷通缉,流亡至南洋,在当地办报宣传革命,筹募经费,并举办学校培养革命子弟。1910年,与章炳麟等人重组光复会,陶成章担任副会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指挥光复会旧部参与上海光复行动。上海光复后,又领导光复军参与光复南京,并策划杭州光复。取下杭州后,被举为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12年1月14日在上海广慈医院遇刺身亡,年仅35岁。他的活动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的贡献。孙中山曾发唁电缉凶,称陶成章“抱革命宗旨十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在巨功,卒遭惨祸,可为我民国前途痛悼!岂容不轨横行,戮我良士。”。陶成章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主要作品有《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浙案纪略》、《陶成章集》。

人物评价

陶成章之孙陶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祖父,我想用16个字概括:品格高尚,言行一致,思想进步,身体力行。”[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