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阵-抖音百科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9]系冷兵器格斗的一种战斗队形,[10]具有小而疏散、灵活多变、攻防兼备的战术特点,[11][12]由明代将领戚继光因应东南抗倭形势而创立,最初取法于唐顺之发明的“鸳鸯伍”。[1][12][13][a] 鸳鸯阵以小队为作战单元,每队统辖士兵十二人;战时状态下,队长居前指挥,火兵做饭备守,[2][3]余下十人呈两个纵队布阵;前两人为盾牌手,次二人为狼筅手,其后四人为长枪手,最末两人为镋钯手(短兵),各长短兵器一体出击迎敌,互为策应支援,继而使一队人马成为坚不可摧的有机整体,[6]最大限度地释放士兵个人潜能,发挥各式武器的作战效力;其阵法要旨在于短长互用、扬长避短、终不乱伍。[14][9][12][15]鸳鸯阵作为基本阵法,战时也可随机变换成两仪阵、三才阵,一字排开结成大鸳鸯阵(史称“一头两翼阵”),[7][16][17]清代曾国藩等曾就此取法创立“湘军鸳鸯阵”。[9][16][18]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鸳鸯阵首次投入抗倭实战,便取得了九战九捷的不败战绩,助力戚家军最终拿下了“台州之战”的决定性胜利;鸳鸯阵也由此声名鹊起,先后被《纪效新书》[14]《练兵实纪》[4]《阵纪》[5]《武备志》[19]《明史》[8]《中国兵学通史》[7]等历代史书典籍所收录,传扬至今。[6][20][21]明代兵书《阵纪》誉称:“戚继光之鸳鸯阵,可驱步卒横行而无敌”,[5]现行本《中国兵学通史》《练兵实纪》题解也推崇“戚氏鸳鸯阵乃中国古代战术史上的杰出之作,以其为基础的编制和作战方法是古代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一个创举。”[9][12][20] 创立背景
因应对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