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1897年-1946年),男,汉族,原名罗德富,字宿星,云南省彝良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3][1]
罗炳辉早年入滇军当兵,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军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广昌、莲塘、南雄水口、建黎泰、黄陂、草台岗等重要战役战斗。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1934 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战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兰陵因病逝世。[3] 罗炳辉参加革命斗争32年。[10]他在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方面颇有建树,创造出诱敌、迷敌、扰敌、纠缠、迟滞、阻击、伏击、奇袭、反击、歼灭等为内容的游击战术,诸如“梅花战术”“麻雀战术”“地堡战术”等。[11][12]他还编写了《指挥员熟用手册》《民兵战术》等书册。[13]在反“围剿”战争,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3][14]他领导创建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全中国著名的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14]1979年上映的故事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罗霄的原型就是罗炳辉。[15]罗炳辉统帅的“红九军团”在反“围剿”战争中有突出贡献,被中央军委称为“战略轻骑”。[3]罗炳辉则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二等红星奖章。[16]他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17][18]、“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8]毛泽东评价:一心追求真理的起义将军。[1]江泽民评价: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1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