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浩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车浩,男,1977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3]
2003年至2007年,车浩先后在北京大学完成硕士学业和博士学业,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担任北京大学法律与社会专业学位分会主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学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外法学》副主编。[1][3]
车浩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共计9篇。出版了《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阶层犯罪论的构造》等著作,推动发起“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在线讲座”、“青蓝文库”等学术活动。采取鉴定式案例教学,开创《刑法案例研习》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获得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3][1]

人物经历

车浩于2000年7月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机械系(现为机电学院),[2]2003年在北京大学完成硕士学业,之后两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与马普研究所访问交流。2007年在台湾东吴大学访问交流,[4]并在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学业。毕业之后,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任教,且于2008年担任《台湾法学》大陆地区策划主编。之后两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2010年9月回到北大法学院任教至今。[1][5]2016年,担任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检察院检察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理事。两年后,担任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外法学》副主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