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望远镜

一种光学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Reflecting telescope),是使用曲面和平面的面镜组合来反射光线,并使之形成影像的光学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由主镜(Primary mirror)、副镜(secondary mirror)、目镜(Telescope eyepiece)组成。反射望远镜通过主镜收集光线并反射到副镜上,副镜则将主镜反射的光线聚焦到目镜的位置上。[4]
1632年,意大利数学家伽利略的学生博纳文图拉·卡瓦列里(Bonaventura Cavalieri)在《燃烧镜》一书中为建造反射望远镜作了理论阐述。另一位意大利僧侣尼科洛·祖奇(Niccolo Zucchi)在1652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声称,自己在1616年就用凹面镜作物镜,制作了世界第一架反射望远镜。1663年,英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詹姆斯·格里高里(James Gregory)出版了《光学的进程》一书,其中首度提出使用两个凹面镜制造反射镜的实用设计。而第一台反射望远镜则在五年后被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制作出来。在这之后,历代科学家不断对反射望远镜进行改良,直到1996年,美国建成了口径达10米的凯克望远镜(Keck Observatory),主镜面由36块口径为1.8 米的六边形小镜片组成,厚度仅为10厘米,通过主动光学支撑系统,使口径10米的镜面一直保持理想状态。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反射望远镜还在向着大口径化、轻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
反射望远镜由于工作焦点的不同分为主焦点系统、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格里高里系统、折轴系统等。反射望远镜的优点很多,例如没有色差、观测范围广、与折射望远镜相比更容易制造等。但它的不足之处也不少:口径越大视场越小,物镜需要定期镀膜等。现代许多大口径的望远镜大都是反射望远镜,通常应用于天文学观测。[5]

发展简史

早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