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

历史神话人物的合称
1
5
三皇五帝中国传说中的君主,“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三皇五帝用来泛指理想中所有的远古首领。后因秦汉以来大一统和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古史根据天地人的基础增补伏羲氏等具体英雄作为“三皇”,根据“五行”“五方”时空结构增补黄帝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3][4][5]
根据考古学等新成果和文献材料,三皇处于旧石器时代,五帝时代的黄帝处于新石器时代,大体与仰韶文化同步。颛顼帝喾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父系制阶段,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后期的情况相符。尧、舜时代已属中国氏族社会末期,即将迈入 “以铜为兵” 的文明门槛,大体与龙山文化的情况相一致。[5]而关于“三皇五帝”说法的起源,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首次出现了“三皇”一词。而“三皇”的说法第一次被明确表述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五帝”的说法首次出现在《大戴礼记·五帝德》中,“三皇五帝”的说法首次出现在《吕氏春秋》中。[6][7][8][9][10]
三皇五帝的具体所指人物史学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较为认可的说法是三皇燧人伏羲、神农;而关于五帝,学术界普遍认可《史记》的相关记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基本的五帝说法,其中黄帝位居首位,其余四帝均是黄帝的后代。[2][11][12]
三皇五帝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其结构的建构体现了“三五”天地时空概念,同时还蕴含了自然崇拜、祖先认同和大一统观等重要的氏族文化。三皇五帝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相关古籍记载众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司马贞构建的三皇五帝古史系统。而在后世纪念方面,多地都有着三皇五帝相关的建筑、祭典和文化节等民间信仰表现。[4][13][14][15]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