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毛子水考取衢郡中学堂,在校学习5年,1913年,毛子水考取北京大学理预科。1919年,毛子水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学生发起成立新潮社,编发《新潮》月刊,宣扬新文学,提倡新思潮,1922年秋,公费留学德国。1929年,毛子水鉴于当初系北大母校公派留学之情况,便决定离德回国。1930年春,毛子水回到北大,任史学系教授。1938年春由香港赴昆明,任西南联大史学系教授。1945年8月抗战胜利,毛子水重返北大,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1949年2月,毛子水应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聘请,任台大中文系教授,直到退休。毛子水在台大任教达37年之久,主要教授国文、论语等课程。1988年5月10日夜11时40分,毛子水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96岁。[1][2] 毛子水生前被台湾学术界尊称为“通人”“通儒”,获中国台湾最高学术奖“行政院”文化奖。代表著作《论语今注今译》。有《毛子水全集》五卷传世。[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