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

西汉末年人物
梅福,字子真,出生于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是西汉末年时期的南昌县尉。他少年时期在长安求学,精通《尚书》、《谷梁传》等学科。在汉成帝时期,梅福上书朝廷抨击新政和王莽的篡权野心。王莽篡位后,梅福放弃官职,隐居南昌西郊的飞鸿山和南郊梅湖一带。据说,梅福在王莽时期隐居修道,最终成为仙人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梅福被赐封为“吏隐真人”。[1]

人物生平

梅福少年求学于长安,初为郡文学,后补南昌县尉。西汉末年,大司马王凤当权,外戚王氏控制了西汉政权。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皇太后之侄王莽封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凤,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谱处,垂钓于湖。东汉时,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 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乃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即今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梅福曾在泰宁栖真岩炼丹修行,岩内至今保留其炼丹的石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