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抗日烈士墓

南京市江宁区的墓园
云台山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山东南脚下的官塘山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江宁区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3][4]

正文

巍巍云台山,位于横山西北、江宁区西南,西北依江宁街道陆郎桥,东南为横溪镇,距南京主城36公里。云台山东麓,巍然屹立着云台山抗日烈土墓,该墓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墓内安放着新四军二支队三团营长邱立生、政治教导员王荣春等65位烈士遗骸。高达16米的纪念塔上红星闪耀,碑文为: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和陵墓周围种植青松翠柏,庄严肃穆。云台山烈士墓和山上的每一寸土石,都见证了云台山烈士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1939年初,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一营近百名战士,由营长邱立生、营教导员王荣春率领,赴江宁镇一带执行破坏京芜铁路的任务。途中因情况发生变化,于2月25日折回云台山区后石塘村。部队进村后,布置警戒,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可是,当时却疏忽了一件事情,就是村里有个带着一条狗的“乞丐”,苦苦哀求部队放他出村赶路去了。哪知这个“乞丐”就是敌人派出来刺探新四军行踪的密探。这个家伙出了村就直奔小丹阳镇,报告了日军。当天深夜,敌人立即出动日寇精锐部队伊藤、沃野等部在内的五百余人,分四路合围云台山。一路是驻象山矿之敌,约七十余人,先占领前、后石塘、莺子山一带;二路是驻慈湖之敌,一百余人,由朱门进击占据查塘及西南一带山地;三路是驻陶吴之敌,百余人,分两部,一部经龙庵桥向后石塘、曾庄方向搜索,一部由云台山脚下向后石塘、曾庄方向合围,并分兵占领云台山最高点的云台寺;四路是小丹阳之敌,百余人,由窑头进逼后石塘、曾庄一带,另以一部占领云台山南部高地。敌人有备而来,四面合围,战云顿时笼罩云台山,形势十分凶险。
三团一营指战员们于后石塘村晚饭后,出于安全考虑,整队转移至四五里外的曾庄宿营,分住在曾照献、曾宪风、陈老太等五家。第二天拂晓,在前山头担任警戒的战土江天顺,突然发现曾庄东北方一小山坡上有人走动,继而看到日本鬼子的“膏药旗”,方知大事不好,急忙鸣枪报警。但此时埋伏的敌人已蜂拥而上,用火力封锁了进出道路。我军事哨一个班的战土见日寇已冲到身旁,立即和敌人进行肉搏,杀伤了许多敌人,终因寡不敌众,大都光荣牺牲。听到枪声后,营长、教导员当机立断,决定一连掩护,二连突围,撤出村后迅速抢占云台山制高点,然后全部翻山转移到安徽境内。事后村民们都说,当时凭新四军的勇猛和火力,如果借用曾庄房屋等地形地物,也可死挡死守并大量杀伤敌人,最后寻机突围出去。但是那样做肯定会给曾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是,人民的子弟兵在危险的时刻,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坚持撤出村外战斗。全体指战员一边组织还击,一边冒着枪林弹雨分散由曾庄西北一条深坝子向云台山顶运动。营教导员王荣春冲出住房一百多米远,双腿即被炮弹炸断倒地。他说:“不要管我,你们一定要冲出去!”随即他把一只望远镜、一个公文包交给一排副排长曹金有,嘱他转交给团长黄火星,便闭上了双眼。福建龙岩籍小战土陈秀连,在突围时用一颗手榴弹炸死两个鬼子,自己也英勇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