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潜夫

李潜夫
李潜夫,字行道,一作行甫,[jiàng]州(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不详。当时绛州治所在今新绛县东北,属晋宁路(即平阳),李潜夫为元曲平阳七大家之一。贾仲明著的《录鬼薄》中,称他为“绛州高隐”。他一生未仕,隐居乡间。整天掩门读书写作,寄情于青山绿水,过着恬淡清苦的生活。他精心编写的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被选入《世界戏剧》一书。由英国伦敦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出版。德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即根据李潜夫原作改编而成。

生平

录鬼簿》贾仲明挽词中,称他过着“括(恬)淡[]盐”的隐居生活。所作《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存《元曲选》本。《灰阑记》描写包拯断狱的故事,戏剧性很强。富翁马均卿娶妾张海棠,生有一子。马妻与奸夫合谋,毒杀亲夫,反诬海棠,并欲夺取其子为己子。海棠被判死罪。后来,包拯推详案情,知有冤弊,便亲自[]问。用石灰在小儿周围画一圆圈,令马妻和海棠对拽,谁能拽出孩儿,就是亲生母亲。海棠恐怕伤害了儿子,不忍使力;马妻却悍然不顾,将儿强行拉出。包拯由此断定小儿为海棠亲生,并昭雪了她的冤枉。这戏表现决疑断狱,颇合情理,突出了包公明断是非的智慧。作品对倚强凌弱、欺诈浇薄的社会风气以及吏治的黑暗,也作了揭露。这类审判二母夺一子的公案故事,在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家也有流传,《旧约全书》里所罗门判案的故事,与“灰阑拉子”也很相近。
李潜夫

外文译本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