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简称:副中心站枢纽[2])是一座具备交通出行与城市生活功能的综合性建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 枢纽。于2025年投入使用。[a][1][3] 副中心站枢纽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标志性工程。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2]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等6部分。[1]副中心站枢纽主站房区地下共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城市生活层、候车大厅层和城际铁路站台层。[4]该工程集成2条城际铁路、5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骨干铁路、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2]地上部分集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公寓、文化艺术展览、商业、休闲等业态于一体。[3]副中心站枢纽建成后能有效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 2019年11月30日,副中心站枢纽开工建设。[5]2023年6月25日,副中心站枢纽主站房核心西区率先完成结构封顶。[6]2024年2月2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01标段站房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顺利完工。[7]截至2024年3月底,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工程土方施工接近完成,结构完成至87%。[8]
历史沿革
2019年11月30日,副中心站枢纽开工建设。该工程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投入使用。[5]2023年6月7日,副中心站枢纽01标段站房核心区正式进入主体结构地下三层站台层施工阶段。[9]同年6月25日,副中心站枢纽主站房核心西区率先完成结构封顶,开始转入设备安装、二次结构、装修工程和“京帆”屋盖建设施工,其它区域按计划全面进入施工建设的攻坚阶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