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地质公园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有“天下第一弄”“桂西风景新珠”之称,是广西开拓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新领域。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有世界上最陡最深、发育最典型、保留最完整、分布最多最密的岩溶峰丛地貌,是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1][3]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2]由千山万弄景区、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组成,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地貌,次要遗迹为岩溶谷地、岩溶峡谷、岩溶洞穴、地下暗河、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是一处以山奇、水秀、湖圹、峡险、洼深、洞幽为特色,融合民族风情、大型水电工程为一体,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大型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有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9000多座,有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是中国唯一一处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1][3]2009年,七百弄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4] 公园简介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东南斜坡下部、大化瑶族自治县北部,是国内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次要地质遗迹包括岩溶谷地、峡谷、洞穴、地下暗河、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等。公园划分为千山万弄观景台、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总面积为323.4平方公里。该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发育最好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地区,是西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与云南石林、桂林阳朔峰林并列为世界三种典型岩溶类型。地质公园系统揭示了桂西岩溶地貌的发育演化历史,对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岩溶地貌发育演化成因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体系完善,产品特色鲜明,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1996年被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