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纪-抖音百科
《后汉纪》是一本由袁宏所著的编年体东汉史,共30卷,21万余字,记录了公元14年至公元221年共二百零七年的历史。全书记事溯自新莽天凤四年(17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袁宏是东晋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幼年丧父,家境清苦,但他刻苦学习,少年时代就以文思敏捷、文章华美而闻名于世。他曾作过桓温等人幕僚,后任东阳郡太守,49岁时死于任所。《后汉纪》是袁宏的代表作之一,他花费了八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史书。该书采取编年体裁,综合多部史籍,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建立了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该书是除范晔《后汉书》之外,研究东汉历史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内容简介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zuǎn]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七种;然后是整理图书,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 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zhì]最多的一部著作。 《后汉纪(史部26)》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