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

东汉涉都侯
李合,也作李邰,字孟节,东汉时期汉中南郑(今属城固县)人,父亲李颉,儿子李固。他曾担任太常司空司徒等职,并参与拥立汉顺帝的谋划,被封为涉都侯,但最终辞让。[1][2][3][4]

人物生平

李合在汉安帝时期担任太常、司空。少帝时期,他担任司徒,并参与了拥立汉顺帝的谋划。由于他的贡献,他被封为涉都侯,但他却辞让了这一荣誉。他的事迹被记载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中。[2]

史籍记载

《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李合传》记载了李合的生平和事迹。他的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至博士。李合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太学学习,精通五经。他擅长观测星象,外表质朴,不为人所知。他曾被县里任命为幕门候吏。和帝即位时,他通过观察星象预测了朝廷派遣使者的消息。后来,他因直言劝谏太守不要与窦宪交往而受到赏识,被任命为户曹史。在窦宪被处死后,他因未参与其事而免于牵连。李合后来被举为孝廉,五次升迁至尚书令,又担任太常元初四年,他接替袁敞成为司空,并多次提出建议。在位四年期间,因请托之事被免职。安帝去世后,北乡侯继位,李合再次担任司徒。北乡侯病重时,他与陶范、赵直密谋拥立顺帝,但因孙程等人抢先行动而未显功绩。次年,因灾异被免职。翟酺上书称他“潜图大计,以安社稷”,因此他被封为涉都侯,但他拒绝接受。李合八十余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的门人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受到人们的关注。[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