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坤

清朝两广总督
卢坤(1772—1835年),字厚山,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清嘉庆时期进士。历任陕西巡抚,湖广、两广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中期,抚治陕西南山地区,广兴水利,大举垦务。回疆叛乱起,驻肃州办理平叛军需,多有建树。改革湖广盐务,浚河筑堤。道光十二年(1832)督师用兵湖南、广东瑶疆,封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后在广州治海防,办理与英国交涉事宜,驱逐入侵黄埔之英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卒,谥号“文肃”。[1][2][3]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与科举

卢坤自幼爱读书,对科举虽无兴趣,却深厚热爱诗词古文。21岁时,他的父亲赴山东游幕,临行时告诫卢坤,除非他科举得中并为官,否则难以回归家庭。卢坤因感受到父亲的期望与家庭责任,泪流满面,发誓专心于科举。清嘉庆四年(1799年),卢坤中举成为进士,之后改翰林院庶吉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