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钧

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
梁鸿钧,1905年生,湖南湘潭人。因家境贫寒,梁鸿钧少年时逃荒到广西钦州做工。1925年冬,梁鸿钧加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梁鸿钧随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失利后,他随朱德、陈毅转战于闽粤赣湘边,上了井冈山。[1]
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2][3][4]长征中在红5军团任团副政治委员。到陕北后,梁鸿钧任团政治委员。1938年起,他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主任、延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率部担负保卫延安任务。1939年,他被党中央派到广东,任东江军事委员会书记,负责指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参与领导东江地区敌后游击战争和开辟大岭山、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5年2月,在新兴蕉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攻中,梁鸿钧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多处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0岁。[1]

人物简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副队长、队长。1938年起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主任、延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率部担负保卫延安任务。1939年被党中央派到广东,任东江军事委员会书记,负责指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参与领导东江地区敌后游击战争和开辟大岭山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参加组织护送撤离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至后方安全地区,受到中共中央来电表扬,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影响。1942年起任广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参谋长,东江纵队军事特派员。带领广大游击战士在华南各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4年冬转战到粤中地区后,筹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2月在新兴蕉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攻中,他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多处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