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骘(?-121年),字昭伯,《东观汉记》作邓陟,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邓禹的孙子,邓训之长子,熹皇后邓绥的哥哥,东汉将领。[1] 邓骘最初被大将军窦宪征为府僚。永元八年(96年),邓骘的妹妹邓绥被封为贵人,邓骘两兄弟被任命为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升任虎贲中郎将。册立安帝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邓骘升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同年八月,汉殇帝驾崩,邓骘与邓绥等拥立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汉安帝欲封邓骘为上蔡侯,邓骘坚决推辞。次年(108年)冬,汉安帝拜邓骘为大将军。永初四年(110年)十月,邓骘的母亲新野君去世,邓骘请辞大将军之职。建光元年(121年),邓绥去世,汉安帝再封邓骘为上蔡侯,位特进。不久,邓骘被宦官李闰等诬陷,被改封罗侯。回到封国后,邓骘绝食自杀。汉顺帝即位后,追复邓骘的职位,恢复了他的名誉。[1] 人物生平
兄凭妹贵
邓骘的祖父是位列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邓骘因为出身于名门,所以在少年时即被大将军窦宪征辟为府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