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战役
鲁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6月发起的一次进攻作战,目标是对国民党军山东省西南部地区进行打击。这次战役由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中共战略进攻阶段。[1][2][3]

历史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由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山东重点进攻,而在这两个战场之间的晋冀鲁豫战场上,兵力有所削弱,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企图利用黄河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到6月间,从山东省东阿至河南省开封250公里的黄河防线上,但有第4“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部整编第55、第68师和地方保安团队担任防守。整编第55师师部率第29旅位于郓城、皇姑庵地区,其第74、第181旅分别位于萧皮口、鄄城地区:整编第68师师部位于菏泽,其第81、第143、第119旅分别位于东明、杜集、毕寨地区。另有整编第70师(两个旅)位于嘉祥地区机动。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在5月下旬结束豫北攻势后,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中原出动、转入外线作战的既定方针,组织部队休整,做好外线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政治动员,调整组织,补充兵员和武器粮弹;颁发《敌前渡河战术指导》,进行战前训练;成立渡河指挥部,对预定渡河地段的地形、敌情、水情作详细侦察;修造船只120余艘,训练水手、船工;组织民兵民工5万余人支前等。6月,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月底强渡黄河,先在鲁西南地区求歼敌军,尔后向大别山’进击,在鄂豫皖边界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刘伯承、邓小平根据这一指示和国民党军设防情况,决心集中4个纵队又两个独立旅,从山东省阳谷以东张秋镇菏泽以北临[]集150公里的8个地段上突破黄河防线,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歼灭刘汝明集团,并在运动中歼灭来援之敌一部,然后向大别山挺进。其部署是: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于6月27日先行秘密渡河,在戴庙、蔡家庄地区接应第1纵队渡河,并配合第1、第2纵队行动;原在黄河南岸的独立第2旅在旧城集、临濮集地区接应第6纵队渡河,并配合其作战;第1纵队于魏家山、张堂等渡口渡河,在独立第1旅协同下,围歼郓城及其以北守军;第2纵队于孙口、林楼等渡口渡河,以1个旅围歼皇姑庵守敌,主力插至郓城以西协同第1纵队作战;第6纵队于李桥、于庄等渡口渡河,围歼鄄城及其西北地区守军;第3纵队为战役预备队,进至白衣阁附近,视情况随第6纵队或第2纵队渡河,扩大战果。在主力渡河的前一天,以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各一部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在黄河两岸分别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迷惑和牵制敌军。

战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