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荜

庾荜
庾荜(449年),字休野,新野人,刘宋应州刺史庾深之的儿子。十岁时,父亲被杀,他服丧哀伤得非常瘦弱,获乡里称颂。成年后,历任州迎主簿、举秀才、安西主簿、尚书殿中郎、骠骑功曹史等职。庾荜博涉群书,有口才。南齐永明年间,朝廷与北魏和亲,任命他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北魏,回国后拜授散骑侍郎,主持东宫管记事务。后来,他负责中书[gào],外任荆州别驾,改任西中郎咨议参军,再次任职荆州别驾。他秉持法制,地区富庶,保持节操,拒绝他人请托,清茶淡饭,妻儿免不了饥寒。齐明帝得知后嘉奖他,亲自写下敕文褒美。
后来,庾荜迁任司徒咨议参军、通直散骑常侍。萧衍平定京邑,建立霸府,任用为骠骑功曹参军,迁尚书左丞。又外任辅国长史会稽郡丞、代理郡府事。当时百姓困苦,地方粮食贵达数千,人民流散,他整治安抚当地,唯廉洁奉公,几天没有生火做饭。太守萧伯游听闻后馈赠物资给他,他辞谢不受。天监元年(502年)他去世,尸体无法殓葬,灵柩不能入土。武帝得知就下诏赐百匹绢布、五十[]米。
庾荜曾与同乡乐蔼互相竞争。乐蔼在齐朝豫章王萧嶷下任职,萧嶷去世后,乐蔼仕途不得志,曾自步兵校尉求助希望防守荆州,但庾荜时任荆州别驾,忽略乐蔼。萧衍即位后,乐蔼作为西朝勋获任名为御史中丞,而庾荜才代理会稽郡府事,觉得是个耻辱。不久因职内小事被斥责,萧衍以乐蔼为他的同乡宣旨教诲,庾荜非常愤慨,因此发病去世。

正文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