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村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下辖村
门头村位于风景秀丽的香山脚下,五环路、闵庄路一纵一横贯穿全境,东邻旱河路,南至北京市农科院;西毗邻西山森林公园;北至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南墙,村域面积十平方公里,下辖七个自然村和两个居民小区;居住着汉、苗、蒙、回、满等各族人民6000余人。

历史沿革

位于海淀区西部。东至四眼井,西至香山南路,南至闵庄路,北至红旗村、鲍家窑。因以西山为头门径而得名。
嘉靖年成书《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有“门头村”。万历年间成书《宛署杂记》称:“[màn]头村”。《燕都游览志》上说:“门头村去郊西八里许,以其地为西山门径,故名。”袁宏道《述旧》诗:“探春犹记出青门,先部门头第几村。近水只观娥散影,匝堤唯见酒淋痕。”清代仍称“门头村”。《日下旧闻考》载:“门头村在今静宜园东南二里许。”民国以来,村名无变化,当地谐音称做“馒头村”。
门头村北有团城演武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曾经为征服四川大小金川的兵士训练起过重要的作用。1964年10月中旬,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不顾年迈深入村寨收集创作资料,住在门头村三十九号院,写下“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夸”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