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痛

饥饿痛
饥饿痛是指第一次进餐后到第二次进餐前,感觉饥饿时所发生的疼痛,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常见主诉。疼痛常有明显的节律性,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后疼痛缓解,餐后1.5~4小时再发生,也可出现在夜间,考虑与夜间分泌胃酸有关。饥饿痛是指第一次进餐后到第二次进餐前,感觉饥饿时所发生的疼痛,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常见主诉。疼痛常有明显的节律性,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后疼痛缓解,餐后1.5~4小时再发生,也可出现在夜间,考虑与夜间分泌胃酸有关。

病因

  • 饥饿痛的出现与胃液分泌以及胃充盈和排空等机械性功能运动有关。表现为胃酸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引起疼痛,进食后胃液得到稀释,从而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疼痛缓解。

临床表现

  • 饥饿痛与进食时间与规律有关明显的饥饿痛变现为夜间痛,疼痛出现在就寝后1~4小时,患者常因疼痛发作而觉醒,持续达1~2小时或更长。疼痛位于中上腹部脐上方附近,比较局限,无放射痛。饥饿痛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但不是十二指肠溃疡所特有,也不是所有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会出现饥饿痛。其他疾病如十二指肠球炎以及胃窦幽门溃疡也会出现饥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