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牌兵

兴起于明朝中期抗倭战争的兵种
藤牌兵,兴起于明朝中期的抗倭战争清初郑成功正式建立“藤牌军”,将藤牌兵训练成特种兵[1]

历史沿革

藤牌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但真正兴起并得到发展是在明朝中期的抗倭战争中。明代名将戚继光藤牌兵的藤牌和战术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使得藤牌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到了清初,郑成功正式建立了“藤牌军”,将藤牌兵训练成特种兵,并在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人和与清军对抗的战斗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

装备与特点

藤牌兵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作战时穿戴的藤甲、帽子和使用的藤牌都是用特殊的材料和特殊的方法制成的。福建台湾山区长有一种极其坚韧的山藤,将其采来编成藤牌,并在桐油中泡上数月,再晒上数月,如此十余次即做好。藤牌呈圆盘状,中心凸出,边沿高起,直径3尺,重不过9斤,内编两根藤条用于手臂执持。这种藤牌轻便、入水不湿有浮力,而且坚韧光滑,能挡住敌人的箭射刀砍,也能减缓子弹的杀伤力,防御能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