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边纪略

清代杨宾编写的地理学专著
《柳边纪略》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杨宾编写的一部全面叙写东北的地理学专著。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宋洪皓的《松漠纪闻》之后又一部全面叙写东北的专著。给当时国人揭开了关东神秘的面纱,给后来史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

名称

杨宾取名 《柳边纪略》的原因在于他要写的是“柳条边”以外的宁古塔地区。所谓柳边者,插柳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掘壕于外,呼为‘柳边’,又曰‘条子边”。它是从清初顺治年间开始分段修筑,至康熙时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树篱[],是用来禁止关内居民越过篱笆打猎、采人参和放牧的。以后又起着限制汉民族出边垦荒的作用。它南自今辽宁凤城起,东北经新宾折西北至开原,又折而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的一条,名为“老边”。又自开原东北与老边相接吉林市北的一条,名为“新边”。初设边门21座,后减为20座。每门常驻官兵为十数人,稽查行人出入,这就是历史上曾名著一时的“柳边”。当时柳边以外的地方主要是宁古塔辖境,黑龙江也属宁古塔管辖。

主要内容

杨宾写作《柳边纪略》的态度极为严谨。他曾两去宁古塔,对由京师至宁古塔计算出2 878里,经过115个地方,各地与各地之间的距离都有记载,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考察明代在东北设立的384卫,24所,7站,7地面,1寨,所有名称无一遗漏,全部记载下来,这对以后研究明代卫所设置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