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

西汉王朝开国功臣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秦末汉初[dàng]郡昌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彭越是秦末起义群雄之一。[3]西汉初年名将、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一,与韩信英布号为“汉初三大名将”。[1]三人在当时被评价为“同功一体”。[4]
彭越,家世不详,早年间以捕鱼为生,后在魏地鉅野泽为寇,先是依附田荣,反对项羽。后来归顺刘邦,被任命为魏相国,镇守魏地。在楚汉战争中,他坚守要隘不出,持续采取游击战袭扰项羽后方粮道,对项羽形成有力的战略牵制,为刘邦最终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5]西汉建立后,彭越因功被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公元前196年,被诬谋反下狱,刘邦免其死罪,撤除其封国,彭越被废为庶人并迁徙到蜀地居住。[6]途中遇到吕后,向其喊冤。吕后忌惮其勇悍,假意表示同情,遂将其带回洛阳觐见刘邦。她劝刘邦除掉彭越,以绝后患,刘邦默许。吕后遂收买彭越的门客亲信,命其再次上书诬告彭越谋反,公元前196年彭越被斩首,彭越尸体遭到醢刑,剁为肉酱遍赐诸侯,同时封国被废除,三族也被诛灭。[7]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首位采取敌后游击战的将领,在楚汉战争中,他采取游击战袭扰楚军后方,对其形成有力的战略牵制,为刘邦汉军取得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西晋文学家陆机曾评价:彭越善于观察时局,掩藏其踪迹,隐匿其锋芒。唐宋年间多有后世为彭越建造庙宇[5][8][9]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