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斋遗书》八卷,《附录》二卷。元许衡(1209-1281)撰。衡号鲁斋,故以名集。许衡一生既是元代大儒,又一直高官在身,“道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此编是他一生著述的汇总,由其七世孙婿郝亚卿初辑,河内教谕宰廷俊继成,何塘为之序,嘉靖四年(1525)山阴萧鸣风校刊于开封。书中全面反映了许衡的儒学思想。 作者介绍
许衡(1209-1281),字仲平,学者因其所署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元代理学家、教育家。自幼聪颖好学,7岁从师读章句,即问其师:“读书为何?”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每授书均问其义旨,老师很难回答,只好辞馆而去,如是者三师。许衡生逢战乱之世,而他却嗜学不辍,家贫无力购书,即借读自抄。于儒家经典不仅究其文义,而且身体力行,言动必揆[kuí]诸义而后发。他游学往来于河、洛间,在苏门(今河南辉县北)结识柳城姚枢,得伊 洛程氏(程颢、程颐)及新安朱氏(朱熹)之书,初识理学,自觉受益匪浅,尝对其弟子慨然叹曰:“曩[nǎng]所授受皆非,今始闻进学之序。若必欲相从,当率弃前日所学,从事《小学》之洒扫应对,以为进德之 基。”寻居苏门与姚枢、窦默相讲习,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曾说:“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苟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