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德

武都国开国国君
杨文德(?~454年),略阳郡清水县人,氐族,是仇池王杨玄的小儿子,武都王,443年4月,杨文德的二哥杨保宗北魏诱杀后,杨文德被后仇池国部众推举在白崖自立,7月,杨文德迁治葭芦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外纳镇),因都城变迁,通称在葭芦城的后仇池国(正式国号是武都国)为武都国,若不区分后仇池国与武都国,则杨文德为后仇池国第八任国君。
杨文德也是最悲催的武都王,两度因兵败被南朝宋抓捕和免职削爵,最后因不愿造反被杀,454年,因不愿造反,被南朝宋荆州刺史刘义宣杀死。

人物生平

杨文德氐人,杨文德是杨玄的小儿子,杨保宗的弟弟,武都王,443年至454年在位,为武都国的开国君主。因被北魏攻陷祖居地仇池山(即仇池台地),杨文德迁治葭芦城(甘肃陇南武都区外纳镇,在仇池台地南部),通称这是武都国建立,因后仇池国、武都国的正式国号都是武都国,故杨文德的武都国也可以算是后仇池国的延续,则杨文德也是后仇池国第八任国君。
443年2月,北魏军攻下仇池,南朝宋扶持的后仇池国六任王杨保炽逃走。此时北魏武都王杨保宗与北魏河间公拓跋齐镇守骆谷(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紧邻西汉水东,在仇池台地西北),不久北魏让杨文德的哥哥杨保宗复国,为后仇池国第七任国君。当初,杨难当投奔北魏的时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要求大将古弼将仇池王室子弟都送到平城,而杨文德通过向北魏镇将古行贿四十斤黄金,得以留在了下来,未被征召到北魏都城平城,不久杨文德看到北魏军主力已经撤离,就对哥哥杨宗保建议固守仇池险要背叛北魏,但是,杨宗保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有人向拓跋齐告密。4月,拓跋齐诱执杨保宗,用驿站马匹飞奔押送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斩首。同月,后仇池国的前任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举兵立杨文德为主,据白崖(今陕西汉中市勉县西北,汉中市略阳县东南一带),杨文德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在清除了仇池台地周边的各据点后,杨文德开始对仇池台地发起了进攻。5月,北魏大将古弼派军讨伐杨文德,杨文德不敢与魏军主力决战,只好从仇池台地撤离。退出仇池的杨文德向刘宋朝廷派出使者请求支援。7月,宋文帝加封杨文德为都督北秦州、雍州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接受南朝宋的任命后,开始挺进并驻守在葭芦城(甘肃陇南武都区外纳镇,在仇池台地南部),在那里招诱仇池地区的氐族群众,于是,武都、阴平的五部氐族民众纷纷向他归附。11月,杨文德与南朝宋将军姜道盛合兵二万人进攻魏的浊水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以西),结果兵败,姜道盛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