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韫秀(公元724年—公元777年),唐朝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宰相元载的妻子。[1][2][3] 王韫秀在她父亲王忠嗣镇守北京[a]时嫁给了元载。婚后,王韫秀劝丈夫多读书。她的丈夫考中进士后多次上书陈述时局,得到肃宗皇帝的赏识。王韫秀一直劝导元载要招纳贤能之士,做一个清廉的好官。然而,元载却逐渐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最终因此被处死。王韫秀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发配入宫。公元777年,她就在京兆府被鞭打致死。[1][2][4][5]
人物生平
公元724年,王韫秀出生。[2]之后,王韫秀在她父亲王忠嗣镇守北京[a]时嫁给了元载。随着时间推移,王韫秀开始被丈夫元载轻视怠慢。王韫秀便劝丈夫多读书,并表示自己有嫁妆,可以全部用来买书纸笔墨。因为王韫秀夫妇出身贫寒,他们的亲戚非常轻视他们。后来,王韫秀的丈夫元载前往长安,临行前作诗赠别王韫秀。王韫秀因受不了亲戚的冷眼,又不忍心与丈夫分离,便决定陪丈夫一同进京,并作诗《同夫游秦》回应丈夫。[4][5]后来,王韫秀的丈夫考中进士,当官期间多次上书陈述时局,得到肃宗皇帝的赏识,被肃宗提拔为中书令。王韫秀为元载的晋升感到高兴,便作诗《夫入相寄姨妹》寄给姨妹[b]们,以告诉他们自己的丈夫已经升官。[4][6] 王韫秀在丈夫结交贵族期间,作诗《喻夫阻客》劝告丈夫不应该这样,他听后,行为有所收敛。随后,王韫秀夫妻的亲戚来跟他们道贺,王韫秀便安排人晾晒四十条青紫丝绦,每条长三十丈丝绦下还摆放着二十枚金银香炉,焚着异香。 她让亲戚们在西院散步,故意让亲戚们看到。当亲戚们看到衣物后,王韫秀便出言讽刺当年看不起元载又趋炎附势的亲戚。她经常将衣物分给旁人,却不给亲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