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坚斯基,全名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莫洛坚斯基(俄语: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Молоденский,1909年-1991年)是一位著名的苏联物理大地测量学家,科学院通讯院士。1909年6月3日生于塔拉。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36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在苏联中央测绘科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研究。[1] 研究领域
1946年起一直在地球物理研究所(Институт Физики Земли АН СССР)工作。他依据地球表面的测量数据创造了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引力场的基本理论,研制了苏联第一台重力仪,发展了地球章动的理论,提出了正常高和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他的主要工作是关于大地水准面及其外部重力场或大地势的研究,旨在开发无假设的方法,用于确定重力场并为大区域定义垂直基准。他引入了正常高度的概念,可以从地势势数计算出来,而不需要点的铅垂线上的重力的不确定值。 随后在苏联中央测绘科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研究。1945年他发表了《大地重力学的基本问题》一文,还提出天文重力水准方法。从此,在国家控制网中推求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时,可以采用局部地区的重力测量资料。1950年—1951年他又对确定地球表面形状的纯几何方法进行了研究,这是一种三维大地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空间大地测量。 1960年他综合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地球形状和外部重力场的研究方法》。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应用地面资料研究地球形状和重力场的见解,称为“莫洛坚斯基问题”,这个问题随之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并成为许多大地测量学者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