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扎布

曾任彰武县警察局大庙区官
巴布扎布(1875-1916)是清末民初蒙古族领袖之一,汉姓韩氏,原籍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他曾任彰武县警察局大庙区官,但后来发动叛乱,率军南下,攻占突泉郑家屯洮南公主岭等地。日俄战争爆发时,二十九岁的巴布扎布投奔日军,受命扰乱俄军后方,切断俄军交通线,进行铁路爆破活动,为日军立下了汗马功劳。1908年,巴布扎布被日本军方推荐为彰武县巡警局长。1913年赴外蒙古,投靠哲布尊丹巴,封镇国公、镇东将军[1]他屡率众窜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地,为北洋政府军击退。后返回内蒙古,德国为了牵制沙俄,收买他炸毁中东铁路嫩江铁桥,他向沙俄海拉尔俄国领事吴萨缔告密,获得大量枪支弹药,扩编了15个营。在沙俄唆使怂[yǒng]下,再犯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被北洋政府军击溃。1916年,他与日本特务川岛浪速勾结,成为“蒙古宗社党”首领,阴谋复清。他纠集匪众5千余人,屡侵扰吉、奉两省。同年十月,在进犯林西城时,头部中流弹坠马身亡,匪众溃败。[2]

人物简介

巴布扎布,蒙古族韩姓。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原籍土默特左旗(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后迁居于苏鲁克大冷营子(今彰武县大冷蒙古族乡大冷村)。曾任彰武县警察局大庙区官(分局长)。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外蒙古库伦(乌兰巴托活佛哲必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立了“大蒙古帝国”,自称“日光皇帝”。1913年,巴布扎布携带家人及几十名部众,投奔外蒙古库伦政府。沿途又聚集部众两千余人,被哲必尊丹巴封为“镇东将军”、“镇国公”。

勾结俄国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