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也是世界上三个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994年,宁波市博物馆与天一阁文管所合并建立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成为一个以藏书文化为主,兼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4]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占地面积约为34000平方米,[1]现任馆长为庄立臻[5]
嘉靖四十年(1561年),范钦筑天一阁用于藏书,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2]上层不分间,隔以书橱,下层分为6间。[6]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qiàn]善本8万余卷,[7]天一阁博物院不定时举行展览,其基本陈列为天一阁发展史陈列,还有四名兰亭专题陈列,博物院的藏品包括古书、古画、碑帖等。[1]
天一阁于1982年被国家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8]2018年,天一阁·月湖景区获批AAAAA级风景旅游区。[9]

命名由来

天一阁为范钦所建,因范钦对火很忌讳,在看到韦氏的万卷楼失火后,萌生出要造一座能防火避灾的藏书楼,便于保存自己苦心搜集的藏书。在阅览所藏碑帖时,范钦偶然捡到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记的拓本,对照碑阴查考“天一”二字。汉郑玄《易经注》中对“天一”的注释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10]范钦认为如果把藏书楼的名字叫作“天一”,则可以借水制火,使藏书楼永远不被火烧毁。因此,范钦在他私宅东侧,位于城西月湖深处的芙蓉洲上奠基造楼,取名“天一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