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潭及龙王庙-抖音百科
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基本内容
黑龙潭及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山下有潭,广三十尺,泉出石罅[xià],水极清,雨不泛,旱不涸,水足则泻,潺潺有声,滋润稻禾,泽及乡民,潭底潜有黑龙,常直立水中,昂首波上,长八寸许,头有双角,背有巨鳞,呈乌金色,明清两代祈雨辄应,故名“黑龙潭”。山上建有龙王庙,面东依山而筑,分为三阶,层层上升,两侧有四座碑亭,多位明清两代万历、康熙乾隆敕建的御书碑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庙初建于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万历年间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3)重建。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与红楼梦结缘 为此修庙供奉龙神。据载,明万历及清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来此祈雨、观潭。为此,在庙外还修建了供帝王休息的行宫。寺院依山而建,有殿堂和碑楼。庙宇殿堂顶部的吻兽,都是龙的形象。每次祈雨中还举办各种戏会。1949年后在这里修建了疗养院。从纳兰性德的《忆秦娥?龙潭口》一词中可 以看到他随驾赴黑龙潭游历的一段诗词者的心得与感慨。这里的四座御碑亭中,还有一块纳兰性德好友,大学士高士奇为圣上撰写的碑文。数十年后,曹雪芹又移居画眉山西边的白家疃[tuǎn],著述他的《红楼梦》。《红楼梦》开头说,西山有产黛石的,能够画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多次以不同形式提及黛石、黛山,以及以黛画眉的细节。作为作者的一个创作词汇概念,曾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就曾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的最先拥有者:才女马{髟方}眉和其夫北京藏书家刘铨福,据书所述到西山访黛石产地,居然访到。又留有一幅名为《翠微拾黛图》的画作。红学家周汝昌也按文索骥,提及此事。尽管亦有地方志等说京西门头沟深山处的斋堂产黛石,又名画眉石,有画山之地,让人有根有据亦作一说。其实两处黛石均同属西山煤层一系。在没有 新的论据之前,哪处是《红楼梦》所指的黛石产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百里之遥的斋堂黛石引发作者的掌故灵感,还是依户在望,信步可至的黑龙潭画眉山更容易唤起作者的创作联想,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