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璲

王璲
[suì](?-1425),字汝正,以字行,号青城山人,明代遂宁(今四川遂宁)人,著名书法家。永乐(1403-1424)初官翰林检讨,直内阁,仁宗时下狱死,赠太子宾客,谥文靖。工时文,小楷、行书法晋人,皆雄秀。亦能画。[1]

相关文物

王璲现存书法作品《手毕帖并诗》,纸本,行书,纵18.1厘米,横38.7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

人物生平

王璲,字汝玉,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元至正九年(1349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祖籍在四川遂宁。其六世祖任宋吏部侍郎,侨居吴中浒墅。颖敏强记,少从杨维桢学,文采重于时,举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浙江乡试,时年17。明洪武时期以荐摄郡学,授应天府学训导,明永乐年初擢翰林五经博士。明永乐三年(1405年),参与修撰《文献大成》。永乐初进检讨,再进右春坊右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坐修礼书事,谪戍滇中,后宥之,除翰林典籍。后进左赞善,永乐十三年(1415年),坐解缙案下狱死。明洪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号文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