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地带的桐柏山脉中段,距桐柏县城3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该景区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1]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包括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桐柏古八景"大复横云、禹舟铁环、清淮侵月、玉井龙渊、桃洞铺霞、汉寺虬柏、金亭翠阙、水帘挂雪"均在区内。[1][3]该景区有豫南第一高峰海拔1140米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享誉海内外的佛教禅宗白云系祖庭云台禅寺,誉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水帘洞。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水帘寺,各类景观118处,其中一类景观46处。集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兼具南疆北国之神韵,被有关专家评价为“比华山之险,与黄山竞秀”。它是古“四渎”之一淮河的发源地和江淮两大水系的天然分界线。[4]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开始建造淮水之神的祠庙。中国历代帝王亲自或遣臣来此祈福祭淮;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撰文刻碑于祠内,乾隆亲书《淮源记》。[5]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具有浓厚的苏区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王震、杨靖宇、彭雪枫、王树声等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从1925年到1947年22年间,这里先后建立过6个省级、5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原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设在这里。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3]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3]2010年,其 被评为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6] 历史沿革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古“四渎”之一的淮河被称为“风水河”。[2]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开始建造开始建造淮水之神的祠庙。中国历代帝王亲自或遣臣来此祈福祭淮;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撰文刻碑于祠内,乾隆亲书《淮源记》。[5]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具有浓厚的苏区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王震、杨靖宇、彭雪枫、王树声等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从1925年到1947年22年间,这里先后建立过6个省级、5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原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设在这里。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军会师”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