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鹤

日本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作品初次发表于1949年,正式出版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4]展现了日本文学所独有的物哀[chà]寂等美学元素。[3]
1952年,《千只鹤》获得日本艺术院奖。1968年,凭借包括《千只鹤》在内的三部作品,川端康成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5][6][7]

创作背景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坂。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在东京大学先是在英文系学习然后转入国文专业学习,在学习国文时他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2]
川端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对《源氏物语》爱不释手,尽管不解其意,也依然被它的幽雅古调,优美韵律和飘逸文体所深深吸引,犹如唱养一首不解词意的歌。《源氏物语》中那些感时伤世,含养淡淡的悲哀的词句使他沉溺在感伤之中。日木的古典传统美感染了他,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