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裕法师

灵裕法师
灵裕法师,隋代高僧,定州河北省)钜鹿曲阳人,俗姓赵。十八岁(一说十五岁),从赵郡应觉寺明、宝二禅师出家。二十岁(一说二十一岁),前往邺都,从道[chèn]习地论学。三年后,返回定州受具足戒。
依昙隐学律;随安、游、荣三师学《杂心》;从嵩、林二师学《成实》。此后,致力于着述。师通达《华严》、《涅盘》等大小乘经典,声名远播,世人尊之为“裕菩萨”。
晚年,隐居相州演空寺(今之净明寺),大业元年示寂,世寿八十八。着述甚丰,有疏论、杂文、经序等五十余种,另有诗评、杂集等五十余卷。

个人简介

释灵裕(公元517-605年),内外兼通之义学僧人。原籍定州巨鹿曲阳(今河北西部)人,生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俗姓赵,幼年即有异行意人。每见沙门,心生敬仰。“闻屠杀声相亦切恰胸怀”。因而“使乡党传芳,亲缘为之止杀”。年六岁,开始读书,所授“章本及千文,不盈晦朔,书诵俱了。至于《孝经》、《论语》,才读文词,兼明注解”。因而受到父母偏爱。年七岁,启父出家,未蒙许可,乃叹曰:“不得七岁出家,一生坏矣”!遂遍览群籍,深契幽旨。年十五,潜投赵郡(今河北邯郸)应觉寺出家,誓曰:“我今将学,必先要心。三藏徽言,定当穷旨,终无处中下之流”年约二十,慕释慧光在邺都(今河南安阳)弘律,前往请益,会光圆寂,乃改从道凭学《地论》。年二十二,受具足戒。后南游漳、[],于隐公所偏学《四分律》其后“专业《华严》、《涅棠》、《地论》、《律部》、皆博寻旧解,穿凿新异”。并研《大集》、《般若》、《观经》、《遗教》、《杂心》、《成实论》等。他在邺都大开讲筵,名驰遐迩,时称“裕菩萨”,从其受戒者极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