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马俑一号坑-抖音百科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是秦始皇兵马俑的重要组成部分,呈东西向长方形,长230米,宽62米。坑四周共有五个门道,东西两端设有长廊,南北两侧则各有一条边廊。在中间的九条东西向过洞之间,以夯土墙进行间隔。兵马俑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战车与步兵呈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部,担任护翼和后卫;而在东面,则有三排武士作为先锋。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他们有的穿战袍,有的戴铠[kǎi]甲,中间还摆放着战车,每辆战车后都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2023年3月12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入围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沿革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在1978年到1984年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队对一号坑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并对部分陶俑进行了修复和复位。1985年,考古队对一号坑展开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为2000平方米。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设备不完善,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第二次发掘只进行了一年就停止了。2009年这次考古工作是秦俑博物馆第一次独立对一号坑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