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陔

民国时期政治家
林云[gāi](1883年1月—1948年10月),原名林公竞,字毅为,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民国时期政治家。
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任高雷道都督。后留学美国。1920年后,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广州市市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监察院审计部部长、审计长等职。1948年10月病逝于广州。[1][2]

人物简介

林云陔(1881~1948),原名公竞,字毅公。广东信宜人。幼年读私塾,后往高州府城,入海山书院习经史词章。宣统元年(1909)赴广州,考入两广方言学堂,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三·二九”广州起义,担任转运军械事宜。事败后,掩护朱执信于家中避难,并设法护送其脱险。不久,返广州辅助胡汉民督粤。1912年广东方言学堂毕业后,奉孙中山之命,率数人回高州策动起义,光复后任高州都督。后辞职回广州,被孙中山选派往美国留学,先入纽约州阿尔便法学院学习,后入圣理乔斯大学学习法律、政治,获硕士学位。
民国7年(1918)回国,应胡汉民之约赴上海,任《建设》杂志主编。并协助孙中山执行党务,将孙中山手订英文《国际发展中国实业计划大纲》译成中文。1920年粤军回粤,他随孙中山赴广州,任大元帅府秘书,兼土地登记局长,广东教育行政委员会《教育》杂志社社长。1921年底,孙中山北伐取道桂林时,他任大本营金库长兼广西银行行长。1923年初,平息陈炯明叛乱后,于2月8日被孙中山任命为广州市政厅委员长,是月26日旋改任大本营金库长、大本营财政部第三局局长。4月,任大本营秘书。5月,任中央银行行长。7月任广东高等检察厅审判厅代理厅长。12月,任高等检察长等职。1924年4月,任法制委员会委员。8月,任中央银行董事。9月,复任大本营秘书。10月,任大本营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