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

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概念
银行间债券市场(China Interbank Bond Market ),简称CIBM,是指依托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简称“同业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央登记公司”)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的市场。由于交易所市场投机严重,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1][2][5][2]
1981年,中国的国债市场重新启动,1991年,为解决国债发行难的问题刚刚成立不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开始试行国债回购业务,回购协议市场因此产生。1997年,股票市场过热,其中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6]1999年开始,银行间市场成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板市场。[1][2]记账式国债的大部分、政策性金融债券都在该市场发行并上市交易。[5][2]同年,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达1907亿元,占中央银行当年新增基础货币的51%左右。[3]2018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三方回购交易。[7]

概念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各类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大宗交易市场,在中国债券市场体系中市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债券存量占全市场的90%。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其他经人民银行批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等。[8]
银行间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