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笔墨博物馆

上海笔墨博物馆
上海笔墨博物馆坐落于福州路,地处人民广场区域。作为一家专业主题博物馆,其主要展出、收藏并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毛笔、墨以及文房四宝[1]

历史沿革

上海笔墨博物馆内珍藏着一组名为“御园圆墨”的墨锭,这些墨锭以颐和园的景色为主题,采用高级矿物颜料制作而成,其中包括纯天然的朱砂石绿石青、雄精等。每一枚墨的颜色都非常纯正,未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因此极为珍贵,其中一套的价值高达数百万元。博物馆还展示了多位上海近代海派书画大师的作品,如吴昌硕赵之谦沈尹默、张大千、吴湖帆潘天寿等人的用笔。这些艺术家的笔各有名称,如李可染的两支狼毫笔分别被称为“师牛堂”和“落木草堂”。馆内有一支名为“金不换”的毛笔尤为引人注目,据称这是鲁迅所有毛笔中唯一一支未曾使用过的。此外,还有两支毛笔因其超长的毫毛而显得与众不同,它们的毫毛长度达到10厘米,堪称笔中之王。这两支毛笔是由已逾八十高龄的李可染花费七十年时间,从数百万根正冬北狼尾毛中精心挑选出的特制毛发制成,体现了“千万毛中拣一毫”的匠心精神。2012年,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了“丁辅之世系藏扇展”,展览持续至当年8月31日,共展出近一百件扇类作品,包括成扇、扇面、扇骨及其拓片[2]

馆藏文物

上海笔墨博物馆运用现代展示技术,结合多媒体、视频和音频设备,丰富了展品的呈现形式。在展示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墨模和墨品的展区中,多件展品由知名书画家和文人雅士亲自绘制、设计或创作,如康熙皇帝的《耕织图》、钱慧安的《提梁墨》、任伯年的《名花十二客》、王一亭的《良金美玉》、吴昌硕的《寒香》、郭沫若的《光彩陆离》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