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车沽

塘沽区北部最大的聚落
宁车沽位于塘沽区东北部,永定新河北岸。东至蓟运河河道,西临潮白新河,西北与宁河区相邻,南临永定新河,北连清河农场。宁车沽是塘沽区北部最大的聚落。由东村、南村、西村、北村组成,呈块状分布。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东省武定府张姓逃荒到此,因路泥泞车轴折断,至此落户。初名“拧轴沽”,后演变为今名。

地理环境

宁车沽
地处海积冲积平原,地势低洼,起伏甚微,北部略高,南部略低。自然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潮白新河纵贯,入永定新河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以打草、捕鱼为生,生活窘困。民间曾流传:“宁车沽三件宝——扁担、绳子、破夹袄”。《宁河县志》载:“邑西南有宁车沽,横袤数十里,不任耕种。而长芦蔓草,雨后绵芊,宁津两邑悉取资焉”。如今宁车沽经逐步发展,实行多种经营,已成为鱼米之乡。现已有耕地8820亩,主产水稻。渔业以养虾为主,养殖面积14194亩。乡镇企业有机械、螺丝、电机、饵料、针织等厂以及仓储场。有中学1所、小学3所,卫生院1所。先前,宁车沽村民多住低矮的土坯房。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1980年后,陆续建起了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