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姓-抖音百科
宫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0位。[1]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人口排在第152位。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宫姓人口排名在第212位。宫姓,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2] 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1] 据《东莱宫氏族谱》的记载,胶东宫姓的始祖是宫熙儒,他在五代后周时期(951-960)被任命为元州防御使。在周宋交替时期,宫熙儒放弃了官职,带着妻子和孩子们离开了京师,隐居在不夜城西边的昆嵛山前的柳林村(现在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成为不夜宫氏的始祖。现在胶东地区的宫姓人士都是宫熙儒的后代。宫熙儒的第七世孙宫天授有七个儿子,第六子名叫宫福,他在北宋末年从文登柳林迁移到莱阳濯村(现在的莱阳市姜疃镇濯村),成为莱阳宫姓的始迁祖。宫氏一族的兴盛始于宫礼,他在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考中进士,官至朝请大夫、青州刺史。[3] 起源
部分源出于姬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汉族姓氏。春秋时,虞国有个大夫叫宫之奇,他本来是周初所封的同姓[宫+阝]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国君的族人,因为[宫+阝]国被晋国灭掉,宫之奇举族逃往虞国,改以国名为姓,即[宫+阝]氏。成语假途灭虢[guó]、唇亡齿寒的典故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当时宫之奇极力劝阻虞君不成,仰天长叹说:虞国注定要灭亡,宫之奇不能坐等当晋国的俘虏。只得又率族人逃往曹国。后来,宫之奇的[宫+阝]氏后人改[宫+阝]去耳为宫,形成今天的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