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府

被誉为“小故宫”的明朝代王府邸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为代王后就藩所建的王府[2],位于今中国山西省大同市[3],东至今大有仓、仓巷,南至大东街,西至大北街,北至仁和美街,南北长656米,东西宽264米,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约合256亩[4],有大小宫殿二十多座、房屋八百余间[5]。其被誉为“小故宫[6],是中国复建规模最大、复建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5]
代王府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在辽、金西京国子监的基础上兴建王府,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建成[7]。其沿袭了中国皇家园林的建筑格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在功能划分上则采用了传统的前朝后庭的格局。府内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代王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承运殿、圜殿、存心殿三大殿;内廷以长春宫、前寝宫、后寝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三所和西三所,是代王与代王妃居住生活的地方。代王府先后共有11位代王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崇祯十七年(1644年),末代代王朱传[]被执,王府毁于大火,仅九龙壁幸存[8]。该九龙壁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9]
2011年3月,作为名城复兴的重点工程之一,大同市重建代王府的工程全面启动[10]。2016年,代王府主体工程完工[11]。2019年,代王府中轴部分已开放营业[8]。2022年7月,代王府开园试营业。截止至2024年1月30日,大同代王府仍作为景区对外开放,是一个备受欢迎的文化旅游景点[10][12]

历史沿革

营建原则